哈囉大家好!
忙季終於快到尾聲了(含淚慶祝
陸續經歷Q4 Q1後 已徹底精疲力盡
不過雖然如此 還是要努力抽出時間 認真生活
不知不覺這份工作也做到第二年了
雖然很累 但收穫的確很多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審計工作的內容
順便一窺審計人的爆肝日常啦!
為何需要審計員?
公司想要有更多的資源、資金
除了靠本身的收入之外
很重要的就是讓投資人願意拿錢來投資你
但是一般投資人通常都是外部人 不了解公司內部營運
所以想快速了解一間公司的財務狀況 經營成果
就是透過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彙總了公司的財務狀況
而這些資料不可能公司說了算 因此會需要外部人來檢查
以確保這些財務資訊的合理性 以及沒有重大的錯誤
所以這些種種檢查、驗證的工作 就需要審計員來執行啦
審計員的日常工作?
簡單來說 就是一連串的驗證工作
以確認客戶的帳沒有亂做
(aka 瘋狂做底稿)
我們的最終產出是各種報表 報告
因此在出報告前 所有的財務資訊 無論數字或文字
都是要經過查核的
這些工作都被統稱叫”查核程序”
例如想要驗證客戶帳列的現金金額對不對
通常會拿到客戶的銀行對帳單
核對期末餘額跟客戶帳列金額
因為對帳單的來源是銀行 相較於客戶自己帳載的數字更加可靠
在審計上 這類的文件叫做”外部憑證”
ㄧ般來說就是來自第三人的文件 相對客戶自己的”內部憑證”更加可靠
查帳過程中額外取得的資料稱為”查核證據”
作為查核過程的佐證 證明我們沒有在亂查
因此查核結束後 會產生海量的工作底稿
集結了查核團隊的心血
經過層層覆核之後 就準備出報告啦
審計工作行程表?
接著來聊聊審計員的ㄧ年是如何度過的
通常剛畢業的新進人員會在9月報到
也是一整年比較不忙的時候 有較多時間適應跟學習
10月開始 如果是上市櫃公司 就要出核閱的季報
查核團隊就要開始加班日常趕報告了
核閱時程通常一個多月
出完報告後大概11月多 就會接著為Q4作準備
主要工作包含內部控制查核、查核前規劃跟評估
接著年底會去盤點 整理準備發出去的函證
1月開始到5月則是查帳的忙季 基本上就是加班地獄
有堆積如山的查核工作 接不完的客戶電話
以及來自各方的進度追殺
忙碌程度大概是三個期中考配一個報告 全部擠在同一週的感覺
Q4報告根據法規 是三月底前要出
但近年來很多公司都會把時程提早 查帳時間更壓縮 大家也就更忙更崩潰
熬到出完報告 差不多也剩下半條命了
接著會開始查非公發案件 非公發財報4月底以前要出
所以會等到上市櫃案件處理完之後才開始
不過4月馬上又是上市櫃案件的Q1核閱
等於事情又會卡在一起
接著忙得團團轉到5月 就是報稅的季節了
5月底結束稅報之後 6月是審計員能稍微喘口氣的淡季
緊接著7月又是Q2核閱
8月出完報告後才又可以稍微輕鬆的過到9月底
然後繼續展開新的ㄧ年
以上是今天的簡單分享啦
之後也會繼續跟大家聊聊查帳日常
下次見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