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大家好!
目前已經畢業回台灣放假啦
之後七月準備去明尼蘇達州(Minnesota)上班展開新生活
上一篇聊到美國的求職管道
而今天這篇要來聊聊我是如何在美國找工作
以及目前美國會計事務所求職及招募現況
如果未來想在美國找會計事務所工作的 歡迎參考這篇
#美國會計事務所求職時間線
8月-履歷/模擬面試/career fair
美國一般的校園招募大概是從8月開始
所以剛入學(甚至入學前)
career center就有要求我們交履歷 再來回反覆修改
另外也有安排一次大型的模擬面試 隨機分配老師幫我們練習
同時大部分事務所也都是這個時候來辦校園說明會
還記得剛開學時 我跟大部分沒有工作的國際生們一起跑遍各事務所的說明會
去career fair崩潰人擠人XD
畢竟事務所的選擇不是只有四大
最重要的是有沒有能讓大家留下來的工作機會
這個階段主要是多方蒐集資訊
了解有哪些事務所有開職缺、工作性質及內容
以及哪些公司願意給sponsorship(非常非常重要!)
同時也要改好履歷跟cover letter 定出一個模板
以及反覆練習面試
記得一定要讓自己在隨時準備好投履歷跟面試的狀態
9月~10月-海投履歷+拒信
我一開始投的是兩間四大的auditor職位 都是在9月初投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漫長的等待
而在等待公司回覆的同時 我也陸續投了其他中小型事務所的audit職缺
到了9月中 有些同學陸續收到面試邀請 (大部分都是投tax的)
於是就有一些投audit的同學開始慌了
有的瘋狂打聽其他同學的申請狀況
有的繼續海投履歷
也有的乾脆轉投了tax(事實證明這是對的)
當時我還依舊自認自己比其他人多了快三年工作經驗
一定只是事務所處理速度比較慢等等
於是在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
我終於在10月底收到了兩間四大的拒信:)
當然中間早已陸陸續續收到一堆小所的拒信
當時整個人極度挫折 尤其又看到很多同學開開心心拿到offer
心裡覺得非常不平衡
那時剛好又是fall break 我卻一點放假的心情也沒有
每天都待在家或是Mendoza找工作投履歷
不過也正是這個挫折 讓我決定也跟其他同學一樣
轉投tax工作
於是我重新修改了履歷跟cover letter 強調以前做稅報的經歷
又發信給recruiter詢問那些分所還有職缺 也同步上網找各地分所相關資訊
最後總共投了三間四大的tax職位
基本上這段時間就是不斷海投履歷
直到你有面試邀請、拿到offer為止
11月-面試邀請&收到offer
在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天 我就收到了之前投的一家小所的面試邀約
敲定面試日期後 就是一連串的面試練習
更好笑的是 在面試當天的前五分鐘
我接到了某家四大人資的電話
告訴我他們看到我投了tax職缺 但知道我有audit背景
便問我要不要考慮當audit senior 或是維持原本的tax staff職位
但我擔心無法適應 做太爛被fired(笑)
一方面又覺得可能是老天爺給我機會換個跑道
於是我決定維持原本的選擇
面試完之後 很快又收到了四大的面試邀約
敲定時間後一樣又是不間斷的練習
我是11/8面試 各跟一位partner和manager聊
兩天後就收到人資打電話給口投offer
一週後正式收到email跟offer letter
接到人資電話當下其實沒那麼激動
可能是已經有預感會拿到offer了哈哈哈
不過很慶幸當初決定投tax 才能夠順利收到offer
然後話說我面試的那間小事務所
在四個月後終於發給我拒信
實在有夠搞笑XD
#美國會計事務所招募現況
我們這屆事務所招的國際生仍是以tax為主
不過美國會計事務所的招募情形跟sponsor每年都在變
所以不保證現況能維持多久 還是要以recruiter的資訊為主
這邊來說說近一兩年的entry level招募狀況:
就四大來說 有兩間還是給最多sponsorship
但他們的audit越來越不收國際生
(我們這屆只有一個拿到audit 去年則沒有)
一間則是近年來開始sponsor tax positions
還有一間則是不給sponsorship
至於中小所則不一定
可能也要等投了之後 看你收到面試邀約還是拒信才知道:)
#美國會計事務所求職tips
這邊來分享一些美國會計事務所求職tips
希望能幫助大家少走一些歪路
順利拿到offer
1. 多蒐集資訊、與人交流
通常如果是新鮮人校園招募
各公司在各地區都會有負責招募的recruiter
也一定有很多跟你一樣的同學們在找工作
請不要吝嗇多去跟大家交流
問問recruiter哪邊還有職缺
還有大部分同學都投了哪、去了哪
並用上你所有能夠用的資源
無論是老師或是career center
相信大家一定都很願意分享跟幫助你
2. 地點很重要
這點是我在第一輪被刷掉之後才意識到的事
因為離我們學校最近的大城市是芝加哥
可想而知一定一窩蜂人選芝加哥分所
尤其在sponsorship又是有限的情況下
分所給回覆一定比較慢 最終等到的可能還是拒信
所以建議大家去了解每個分所所在的城市
包括地理環境、經濟發展、城市規模等
找尋一些具有發展潛力、正在成長中的城市
比較可能會有職缺
3. 了解前幾屆畢業生流向
其實就像之前提過選學校的道理
了解一下前一兩屆的國際生都去哪裡工作
可以知道哪些公司、哪些地點可能願意sponsor
有機會甚至還能直接請學長姐內推
4. 懂得變通
在美國找工作 不得不面對一些現實面的問題
公司願不願意sponsor你 決定了你最終能否留在美國工作
我一開始只考慮了audit職位 因為這是我熟悉且有優勢的工作
後來身邊的同學 包括我自己 都被拒絕的亂七八糟
於是大家幾乎一面倒轉去tax 反而都得到回覆
一開始我是有點排斥 堅信自己一定等得到一個機會
後來意識到現實就是如此 不如就給自己一個機會試試看
所以有時候並不是自己不好
而是整個招募趨勢就是如此
先求拿到入場門票(工作) 未來才有舞台展現自己的實力
以上就是這次的分享
剛開學還想說自己已有四大auditor經驗
要來美國拿到offer絕對易如反掌
殊不知狠狠被打臉 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
才知道如果不好好了解目前的就業現況 不多作功課或找人交流
只不過是在自己的小圈圈裡打轉 毫無意義還浪費時間
希望大家都能學到我的教訓 聰明地找工作
最後也謝謝我的career coach跟data課老師
幫我多次修改文件 以及提供許多找工作的資源
好啦 下次見!